Search

《腦筋急轉彎》後續。

日前我發表〈解嚴後的腦筋,終於自由自在的急轉彎〉,談論8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腦筋急轉彎》後續。

日前我發表〈解嚴後的腦筋,終於自由自在的急轉彎〉,談論80年代末崛起的「腦筋急轉彎」風潮(https://creative-comic.tw/special_topics/51),其實當初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就一直很想找到《腦筋急轉彎》一到五集的編劇「阿江」,但是不知該找誰去打聽。

想不到文章刊出後,粉絲團的書友來訊,阿江居然是書友的遠親!這種機會太難得了,於是我便託人隔空向阿江詢問有關《腦筋急轉彎》的消息,我也才知道「阿江」是一名女性。以下是阿江女士寫來的信,敘述當初創立《腦筋急轉彎》的過程。由於她已旅居新加坡甚久,因此信件是以簡體字書寫,全文如下:
--

1987年7月台湾解严,三大张的報禁松绑,我在年底进入余纪忠主管的《中国时报》家庭版当编辑,当时的台湾钱淹脚目,广告推动报纸张数从3张变6张、8张,10多张,版面暴增,除了向更多作家约稿,我们也设立许多新栏目让读者投稿。

《脑筋急转弯》就是其中一个栏目,我念台大时就常跟社团朋友“斗嘴”,跟弟妹玩笑时也会无厘头问答,发想新栏目时,觉得干脆直接向读者发起类似的挑战,反应果然不错,读者投稿的明信片如雪片般飞进报社,后来还因此增辟《趣味休闲版》,刊登轻松短文、笑话、漫画、电玩、填字游戏等。当时报社影响力强大,经费充裕,在副总编辑庄子的“庇护”下,大家想到什么有意思的点子,就全力往前冲,因为喜欢打桥牌,和同事一起巡回全省办“拱猪大赛”,为帮忙日月潭振兴观光,策划热闹的横渡泳赛,真是一段疯玩乐观的good old day。

我主编《趣味休闲版》时,认识很多漫画家,知道爱画画的他们谋生不易,就找上时报出版,提议整理一些“脑筋急转弯”的题库,交给漫画家增值后成书,1989年第一集出版,反应不错,时报出版开始积极投入策划相关系列,我1991年底结婚,隔年夫妻一起赴英国求学,《脑筋急转弯》系列编务就交给出版社接手。

回忆还在报社时,经常被拷问“脑筋急转弯”的问题,如果我答不出来,对方就超乐的;出国后,不用再被拷问,但变动的世局用另一种方式强迫我继续动脑,例如1993年的欧盟成立,辜汪会谈。

20多岁的我有幸遇见开明的报社长官,成为20世纪末“脑筋急转弯”全民运动的推动者之一,如今进入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,在政治强权、网络巨头的严密监控下,世人的脑筋是否能更自由自在的转弯?不再年轻的我,抱持悲观的态度警觉着。

--
我詢問問題如下:

Q:照阿江女士所述,並非由她獨自編寫問與答,打一開始就是她在報上刊出問題,徵求創意解答是嗎?

A:脑筋急转弯,原本就是家庭版的投稿栏目。初期应该是我做了几题示范,然后开放给读者投稿,有稿费的。

Q:報紙上的腦筋急轉彎,和幾乎同時的「鑽石舞台」大魚吃小魚短劇,究竟誰先誰後?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wGyKWOxMbw)

A:我没注意到电视台的这个短剧,但报纸的专栏应该早于1989年。因为第一集的书在1989年出版,但我搜集题库,交给漫画家绘图,出版社拖了大半年也没出,所以应该是电视台工作人员注意到报纸的读者投稿栏目,开始策划类似短剧。

--
藏書之樂,莫過於自藏自讀而有所得,分享後更能拋磚引玉得貴人指點。感謝當年的「阿江」小姐,為臺灣的娛樂界指點了一條明路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最宅的收書人,最多書的鄉民。收藏各類本土文獻,內容包括語言、歷史、文化、民俗、漫畫、武俠等。
分享與書籍、文獻、語言相關的隨筆與相片。 書不太少,學藝不精,口無遮
View all posts